图1
限产效果不明显,主产地产量仍较高
2014年发改委为帮助煤炭行业脱困,召开了18次协调会,出台限制产能、建立小煤矿退出机制、严禁超产能生产等对策和措施。价格的持续下行导致煤企利润不断萎缩,目前煤炭市场企业亏损面已经高达80%。众所周知,煤炭市场的下行最根本的原因是供大于求,在需求提振不大的情况下,控制供应是帮助煤企摆脱困境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减产意味着市场遭遇威胁。”一位业内人士直言煤炭企业为何坚持不减产。在煤企看来,市场份额比利润更重要。而煤炭企业都希望其他煤企能够减产,自己又不减产。如此的结果就是慢慢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国内的煤炭企业宁愿打价格战也不愿意减产。如图2所示,主产地三西地区煤炭产量较往年并无较大变化,可见当前市场供应面仍较高。
图2
电厂耗煤偏低,需求端支撑疲软
工业用电方面,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宏观经济回暖迹象不明朗,国内煤炭需求低迷,促使前期电厂补库这一利好因素早已“烟消云散”。下游钢铁、水泥产业供给过剩,工厂开工率不足;下游电厂、房地产和钢铁行业等耗煤大户需求减少;6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2%,与5月持平。汇丰银行发布的汇丰6月中国制造业PMI终值为49.4,虽较5月终值回升0.2个百分点,但却低于初值49.6。表明当前国内制造业经济改善力度较为有限、尚未摆脱疲软态势。民用电方面,南方降雨频繁,水电运行良好,“西电东送”数量增加,减轻了火电压力,减少了煤炭消耗数量,用户派船积极性下降。
图3
利润微薄,煤矿开工率较低
受煤价持续下行的影响,煤企煤炭销售承压较大,利润愈加微薄甚至亏损,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接近80%的煤企亏损运行,大型煤企以销定产,小型煤企直接停产的例子举不胜举。山东的煤炭企业已进入亏空的尴尬状态,甚至90%的煤炭企业开始贷款发工资,不少支撑不下去的小型企业已经宣告破产。 一季度,山东省煤炭企业累计亏损8.87亿元,近九成煤矿亏损,省属煤炭企业除兖矿、淄矿、枣矿集团略有盈利外,其他矿业集团全部亏损。主产地三西地区情况更加严重,内蒙古目前总体开工率不足50%,陕西、山西略高,但整体市场生产不积极。但同时煤企生产的不积极导致煤市供应面的缩减,这也是利好煤市的一大因素。
图4
各环节库存高企,去库存压力较大
除五月底港口下游用户阶段性补库期间港口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之外,其余时段港口煤市持续冷清,到港船舶稀少,港口库存持续升高,甚至超过库容警戒线,由图可知,虽当前秦皇岛港存煤较往年相比较低,但今年需求的下滑远超库存的下滑,港口去库存压力十分巨大。北方港口拉煤船数量持续下降,秦皇岛港锚地船从6月下旬开始一路从40多艘降至不足20艘,下游购煤的积极性大幅削减,仅有一些刚性拉运,在拉运量稀少、下游需求不见回升的前提下,港口库存不会出现大幅的变化。
图5
据卓创观察,自6月份以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出现了连续4周报稳的局面,主要由于当前市场利好、利空交织,使得煤市弱势维稳。利好因素主要有:主要电力企业“降库存”行动结束、煤炭采购数量有所增加,超高电煤库存对动力煤价格的压制作用基本消除;夏季用电高峰将确定性到来,将对后期煤炭消费和需求产生积极影响;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将继续保持较强的萎缩局面,有利于促进内贸煤炭需求增加;煤炭生产企业积极性不高,减轻市场的供应压力。
利空因素主要有:宏观经济似乎仍在探底之中,社会用电需求难以有效恢复,对火电设备出力的限制作用依然明显;电煤日耗水平维持较低水平,电力企业的煤炭需求及采购积极性偏低;南方地区的持续、大范围降雨,从增加水电出力和抑制高温两个方面,削弱了夏季高峰对动力煤市场的积极影响。
煤炭市场为何突然间不景气了?仔细追究起来,问题还是出在最基本得供需面,煤炭产能过剩已成定局,短期内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难以改变,“煤老大”的“苦日子”还要持续。卓创预计煤炭市场走好、价格回升,需要等到今年九、十月份传统旺季到来。届时,借助大秦线检修、电厂增补库存之际,煤价或能止跌企稳,小幅上扬。